□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艾丹
阅读提要
从“十三五”到“十四五”,创新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愈发显现。
科技自立自强与我们一直强调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也是一脉相承的,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旨在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鼓励大中小企业创新组织模式、重构创新模式、变革生产模式、优化商业模式,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揭榜挂帅”中,“揭榜”是基础,“挂帅”是目的,作为“揭榜挂帅”的第一步,“揭”标明了人才使用的准则和依据,即能力至上。
访谈嘉宾
冯华
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服务经济与新兴产业研究所所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考量
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如何理解“核心地位”的深刻所指?
冯华: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全会把创新摆在“十四五”时期12个方面重点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长期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上,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科学把握了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坚持了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契合了新时代我国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征和主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第一位,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党的十九大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明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围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等提出明确要求。从“十三五”到“十四五”,创新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明确,创新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愈发显现。
创新的核心地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是全球产业竞争的形势所决定的,也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素;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关键因素;坚持创新的核心地位是发展动力变革的根本要求,从中长期发展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目前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能力亟待增强,自主创新存在短板,在一些关键领域,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卡脖子”现象比较突出。因此,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食品安全、污染防治、医疗健康、公共卫生预防等重大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攻克现存的“卡脖子”环节,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关键变量作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记者:从全会公报来看,“科技自立自强”何以被置于“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高度?怎么把握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之间的关系?
冯华:科技创新历来都在国家发展、人类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这个作用将会更加重要。
科技自立自强与我们一直强调的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是一脉相承的,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不是对立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开放合作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应有之义,科技自立自强是平等合作、公平竞争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的科技创新从来都不是封闭式的创新,今后也不会关起门来自己搞创新。改革开放40多年来,开放合作、交流互鉴,对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始终强调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当前,中国的科技创新和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科技进步也越来越需要中国。
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一方面,我们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因为很多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另一方面,我们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要将中国科技成果推向全世界,向世界分享更多的中国智造成果,展现更多的中国智慧。
面向未来,中国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的步伐将会越迈越大,与世界各国就科技政策、发展规划、科研伦理以及共同关注的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开展对话交流,在开放合作中求同存异,努力形成更多国际科技治理的共识。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和“成果转化主体”双主体作用
记者:全会强调“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像“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等表述,传递了什么导向?
冯华:这明确了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则和导向,是“创新主体”和“成果转化主体”双主体作用的具体体现。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融通创新旨在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鼓励大中小企业创新组织模式、重构创新模式、变革生产模式、优化商业模式,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企业的创新模式正从单打独斗走向众创、共创、广域协同,资源整合从产业链整合走向跨行业、跨界融合互补,大中小企业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以创新创业为纽带紧密联结在一起。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资源、共享能力,以数据和资源赋能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在新的产业形态下实现快速迭代,创新成果通过创新链、供应链、数据链回流大企业,为大企业和产业注入活力,焕发新的生命,实现新的成长周期。
要通过夯实融通载体、完善融通环境,发挥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提高中小企业专业化水平,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为大企业注入活力的融通发展新格局,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支撑制造业创新,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揭榜挂帅”是市场需求导向的新组织和新管理模式
记者:全会提出“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揭榜挂帅”是很形象的说法,这种制度对激发创新活力有怎样的作用?
冯华:“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制度”,最直接的影响是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而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揭榜挂帅”是市场需求导向的新组织和新管理模式,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不论出身、资历、开放门槛,一视同仁;二是合作至上,对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够最大限度地汇聚和利用各方智慧和力量;三是打破组织、城市、区域等边界,让掌握先进知识、精于技术突破的优秀人才能者上、智者胜。
“揭榜挂帅”有利于提高核心技术攻关的突破能力,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揭榜挂帅”能更大范围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将更多创新主体的智慧、能力调动起来,推动科技创新。在“揭榜挂帅”中,“揭榜”是基础,“挂帅”是目的,作为“揭榜挂帅”的第一步,“揭”标明了人才使用的准则和依据,即能力至上。“榜”上公布的是需求,其内容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挂”指的是“挂职”,本质体现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担当。“帅”作为最终的落脚点,必须做到权责对等。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揭榜挂帅”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有兴趣、有能力、有知识的人才,是求贤纳才、攻坚克难的一方良策,体现的是“英雄不问出处”的广阔胸怀,传递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导向。这一举措能够充分发挥各个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使得重点项目的攻关得到高效落实和迅速推进,有利于培育一批有竞争力、能打胜仗、能打硬仗的技术能手和产业尖兵。
随着“众包”“斜杠”“揭榜挂帅”等词语的出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入了新的阶段。“谁能干就让谁干”,还需要突破体制机制。一是明确研究任务和重点,让创新主体可以精准发力、有效突破。二是筹集资源、搭建平台,调动更多创新资源,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 “揭榜英雄”能大胆放手,拥有充沛的资源潜心研究,在核心技术和基础研究上实现关键突破。三是要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机制,降低资质门槛、扩大创新基数。只有机制“活”了,才能刺激人“活”;只有人“活”了,创新力才能“活”。
总的来看,“揭榜挂帅”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影响是逐步建立更加开放的用人机制,从而推动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的改革。根据自主创新事业发展的需要,开创海内外创新人才引进新局面,要克服封闭狭隘的人才观念,以开明、开放姿态,广开门路、招贤纳才,发挥揭榜作用,吸引一批急需的有真才实学、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好、立志于自主创新事业的专业人才,从而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创新型人才资源,切实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提升自主创新的整体水平。
(新闻来源:https://epaper.hubeidaily.net/pad/content/202011/12/content_64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