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题:学业幸福感培养与提升 预约容量:2名男研究生、3名女研究生 说 明:此次团体素质拓展活动共开展10次,参与的同学需每次都保证参 加,完整参加此次活动的同学将计3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 方案》中的素质拓展活动。 活动内容: 本学期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中心和学业发展指导中心将继续推进人际动力团体咨询,本学期将围绕学业与人际开展团体活动与科研工作,希望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建立有效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学会恰当应对人际冲突,确保有效人际交往,进而改善学习和生活。 一、招募对象: 有以下情况,且认为自己的学习状态与自己的某些行为习惯有关系,且有主动改变的意愿: 1.对自己学习成绩不满意,感到学习有压力。 2.学业幸福感低,在学业上有自卑感。 3.学习很用功,但学习效率不高。 4.学习拖沓,效率低下。 5.每天很忙碌,但成效不高。 三、团体工作方式:人际动力团体 是一种团体咨询与团体治疗的方式,其背后的理念认为,所有的心理困惑背后都是关系的问题,因此这种团体干预的方式通过关注团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人际互动的发生过程,所反映的背后意义,来帮助成员对自己的关系更为敏锐且更能表达自己的感觉,更多地了解自己,也更多地体察他人,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心理困惑,了解自己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进而更好地应对自己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更幸福愉悦地生活。 四、团体时间: 团体1(10次): 周二下午4:30--6:00 团体2(10次): 周三下午4:30--6:00 团体3(10次): 周四下午1:30--3:00 团体4(10次): 周五下午4:30--6:00 五、团体领导者简介: 团体1:周婷丽&孙研 周婷丽 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团体咨询师(美国欧文亚隆存在与人际取向)主管护理师,中科院心理所医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现场咨询专家。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心理卫生协会团体专委会会员。 以人本、存在及积极心理学为基础,整合其他理论和实践,擅长关系类的个体及团体心理辅导、咨询与培训,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八年。 连续多年在中国农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师大、北交大、北邮等高校带领大学生、研究生团体,并自己设计有系列人际交往团体课程(一般人际交往团体、恋爱团体、婚前辅导团体及婚恋团体);著作:《让叛逆的孩子与你更亲密》,合著:《大学生心理成长进行时》、《我与创业有个约会》。 孙研 女,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就读于中科院心理所婚姻与家庭治疗方向研究生班。国科大、北科大学生团体咨询师,当当网、友邦保险企业员工辅导计划心理咨询师,新浪爱问频道心理专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约心理嘉宾,系统接受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实操以及家庭治疗、欧文亚隆团体治疗等技术的学习和培训。长期接受人本主义方向案例督导及个人成长。三年团体经验,个案累计时长两千余小时。俄语专业双学位。 团体2:袁萍&陈海英 袁萍 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所青少年发展与教育专业研究生,专职从业五年,累计个体咨询一千小时以上,团体咨询200小时以上,接受每月一次,共计两年的系统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培训及案例督导,两年以上人际关系取向的团体心理咨询的培训,家庭治疗、沙盘游戏治疗、舞动治疗等培训,擅长以精神动力学以及沙盘游戏治疗为主的咨询,在个体咨询及团体咨询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海英 女,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学本科,中科院心理所在职研究生心理咨询和治疗专业。高校、心理机构心理咨询师,亚隆团体带领者,沙盘游戏师。专注领域:个人成长、团体带领、恋爱婚姻辅导。接受国内精神分析大师的连续课程与实践训练和案例督导。美国欧文亚隆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成员 团体3:孙晓峰&张英俊 孙晓峰 女,北师大心理咨询硕士,“人格心理与心理咨询”方向博士肄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团体治疗师、督导师(欧文亚隆存在与人际取向)。 以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团体治疗为基础,整合其它理论和实践取向。擅长青少年、婚姻、家庭的个体咨询与团体咨询。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团体。 张英俊 男,北京大学心理学硕士,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具有300小时以上精神科实习经历,曾参加中国-挪威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北京大学CBT等培训,曾担任北京大学心理健康中心,清华大学心理健康中心咨询师。 团体4:帅丽&徐佳 帅 莉 女,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系统注册助理心理师;美国欧文•亚隆心理治疗学院认证团体督导师、认证团体治疗师;中美精神分析联盟(CAPA)会员。 从事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近10年,个体心理咨询累计5000小时以上。团体心理咨询800小时以上。给团体治疗师进行督导200小时以上。专业受训经历: 进行精神分析理论与实践、萨提亚家庭治疗、创伤(EMDR)治疗、团体心理咨询等专业训练,接受个人体验400小时,接受督导200小时以上。 徐佳 博士 女,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心理动力学、家庭治疗、催眠治疗、绘画治疗、创伤治疗等),2000年-2008年在上海同济大学取得精神病学方面的硕士学位,随之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五年,取得心身医学的博士学位并在德国参加并完成多种流派的心理治疗的培训,并曾担任在德华人心理协会会长,协会组织的相关活动曾被德国媒体多次报道。 目前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从事临床工作。 七、报名方式: 请于4月10日17:00前填写报名表(见附录),发送邮件到:yizhou@bjtu.edu.cn,并电话通知到研究工作办公室:51688120。 八、团体设置及督导: 每个团体均有两位观察员,观察员均为心理学专业工作人员,在整个进程中观察团体过程,并整理记录,所有团体带领者和观察员均于每周三上午8:00--9:30接受国际团体治疗协会 Walter Stone 老师连续十二周的团体督导。团体将同时开展学业幸福感相关的科学研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将尊重报名成员的意愿,采取自愿原则并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