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成常态的状况下,并购重组成为部分上市公司的一个做大做强的重要手段。但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并购标的的估值成为影响并购重组的关键因素。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标的资产估值将向更贴近市场的专业化方向发展,不会仅仅依赖市盈率这样单一的估值方式。
并购重组估值处于合理范围
业内人士介绍,从上半年并购重组的情况来看,个别轻资产公司重组资产估值较高,但从市盈率角度来看处于市场认可的范围。轻资产公司有明显区别于传统公司的特点,如账面资产少,核心资产是无形资产(人才),业绩可能具爆发性等,所以多角度分析才能全面认识其资产估值。从传统的资产基础法、收益法等角度看,部分公司收购溢价率较高,但从市盈率角度看,中小板和创业板重组置入资产的市盈率区间分别为6.72倍至15.19倍、7.08倍至25.23倍,算术平均值分别为13.58倍、11.13倍(按重组当年预计业绩计算),远低于目前中小板上市公司27.95倍、创业板上市公司55.58倍的平均市盈率水平。
并购重组成为股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际市场对新经济包容度较高。以创业板为例,涨幅前20名的股票有10家涉及并购重组。股价上涨较多的重组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手游)、文化传媒、环保等新兴行业,与国际市场的情况类似。日本移动游戏公司Gung-Ho股价在一年中暴涨60倍,美国全电动环保汽车厂商TESLA发布2013年一季度财报后3日内股票上涨超过50%;腾讯、GOOGLE等新经济的代表,其股价也屡创新高。本月刚刚上市的“去哪儿”前三年累计亏损1.5亿元,首日涨幅超过90%;“58同城”首日涨幅超过40%,显示出国际市场对新经济的包容度较高。另外,机构投资者持有创业板股票占比升高至43.76%,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价值逐步获得机构投资者的认可。
估值走向市场化
“和前些年的并购形成了明显的区别的是,本轮并购潮多属于目的较为明确的同行业整合和产业上下游整合,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结果。目前来看,企业和市场给予的估值也往往比较合理。而较大幅度跨出行业的不相干行业标的整合,多属于单个企业行为,和经济所处的阶段关系不大,估值合理性也难以评估。”某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诸如创业板和中小板的多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行业出现天花板,或者正好需要拓展上游产业链,从而大批量产生了并购需求。在此条件下,一些轻资产甚至并未盈利的标的也会成为并购对象,其估值难度较大。
并购行为可分为横向/相关、纵向和混合三种。经济视角看,并购是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学习经济、范围经济及交易成本经济的“捷径”,战略视角看并购双方可以取得互补资源和能力以提升企业长久竞争力并创造价值。前述分析人士指出,“而未来随着并购重组的常态化,一些更加专业的估值方式将会成为市场主流估值方法,不会仅仅依靠市盈率这样的单一估值方法。在互联网领域,会参照国际市场的估值方式;而在一些文化创意行业,会根据其核心团队的创造能力等方式进行估算。”
中国证券网 2013年11月12日